酱酒界讯:3 月 17 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贵州茅台酒股份公司的严刚和任金素成功入选,这一消息在白酒行业引起广泛关注。加上 2009 年入选的季克良,如今茅台已有三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这无疑为茅台的文化传承与品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严刚自 1985 年投身茅台,在茅台酒生产工艺领域深耕近 40 年,现已成为茅台终身名誉酿造大师。在他 30 多年的酒师生涯中,严刚不仅自身对茅台酒制酒技艺有着精湛的掌握,还毫无保留地将技艺传授给后辈。他对工艺细节的精准把控,以及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培养出大批优秀制酒工匠,为茅台酒传统酿制技艺的延续和发扬起到了关键作用。

严刚(左一)指导堆积发酵
任金素于 1988 年加入茅台,担任茅台酒首席制曲酿造师。30 多年来,她坚守在生产一线,全身心投入到茅台酒制曲生产研究、工艺技术创新以及操作现场管理等工作中。在攻克茅台酒制曲工序难题方面,任金素成绩斐然,堪称茅台酒传统酿制技艺中 “行走的制曲知识库”,为茅台乃至整个白酒行业的技术进步贡献颇丰。

任金素(左一)指导翻仓
茅台酒传统酿制技艺在 2006 年就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着中国酱香白酒生产的顶尖水平。这一技艺不仅是酿酒工艺的结晶,更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酒文化之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象,是茅台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标识。
非遗传承人的增加对于茅台的品牌价值提升意义重大。在当下的消费市场,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文化内涵愈发重视,非遗传承人的技艺背书能够增强消费者对茅台产品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进而提升茅台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非遗传承人的存在也为茅台的产品赋予了更高的文化附加值,有助于茅台在高端白酒市场进一步巩固地位,拓展市场份额。
一直以来,茅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始终践行 “保护文化遗产、担当历史责任” 的使命,通过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推进技艺传承保护和宣传等工作,让茅台酒酿制技艺在新时代持续绽放光彩。未来,随着严刚和任金素加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行列,茅台有望在坚守匠心、传承技艺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推动非遗保护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在文化传承与商业价值创造的道路上续写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