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 习酒集团开启“科技兴企”新篇章
来源:酱酒界 发布时间: 2024-09-23 11:12阅读: 0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习酒集团始终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不断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自习酒创立以来,科技创新便如同一条贯穿企业发展脉络的红线,引领着习酒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跨越式发展。回顾近几年习酒的秋收论坛,每一次盛会都是习酒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每一次成果展示都是习酒科技创新实力的有力证明。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科技赋能强品牌未来”到“科技兴企,创新引领未来”,每一次大会都紧扣时代脉搏,聚焦行业发展前沿,为习酒乃至整个白酒行业的科技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

创新驱动发展 习酒集团开启“科技兴企”新篇章

  据悉,本届秋收论坛将以“敢想、敢做、敢创造;向新、向质、向未来”为主题,在秋收之际全面总结习酒科技创新经验,分享交流白酒行业科技创新成果,表彰在习酒科技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营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

  创新成果,落地开花

  2024年,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习酒的创新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习酒创新发展研究院成立、《习酒集团党委关于推进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习酒集团正式升格为省管大一型国企等。

创新驱动发展 习酒集团开启“科技兴企”新篇章

  在创新管理机制方面,习酒构建形成了“2+1+8”的创新组织架构。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科技管理部统筹管理,酿造原料与育种、工业微生物、风味与品质、酿造工艺与装备、质控研究、产品创新、绿色生态、数字化技术等8大研究中心具体实施的“一体化运行”组织架构。建立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以需求、问题和结果为导向,兼顾前沿、战略、基础科学等领域研究,集成内外部资源,纵向分解落实,横向整合优势,确保创新资源投入可知、过程可控、成果可见。

  在创新实施体系方面,创建形成了6个省级创新平台:中国轻工业白酒智能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酱酒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北大-习酒酱酒行业数字化转型联合实验室为代表的N家产学研合作于一体的协同创新联盟,持续加强技术攻关,有效促进和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应用。

  在创新文化方面,创新氛围更加浓厚。习酒发布实施《创新文化手册》,深入阐释创新使命、创新价值观、创新精神等7大创新理念,归纳总结了“三全四创五步”全生命周期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打造文化高地,持续开展秋收论坛、全国微生物绘画艺术大赛等主题IP活动,范围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实施文化引导行动,通过劳模上讲堂、科技特派员进车间、生产技术分析大会等形式,深入开展宣传教育,使创新文化进市场、进班组,实现更广泛的文化输出转化和赋能。

  在创新制度保障方面,更加有力健全运行机制,围绕研究院行政管理、人事聘用、资金投入、项目管理、容错激励及监督等6 个方面,制定配套制度31项, 实现“精细管理”;对标ISO56000国际前沿标准,在白酒行业首次构建了创新管理体系,涵盖手册和30个创新管理程序标准,实现“精益管理”;建立科技创新工作考评细则,紧盯基础管理、项目管理、知识产权管理3大核心指标,制定差异化高质量绩效考评指标,每季度动态跟踪检查,实现“精准管理”。

  在创新成果产出方面,习酒以创新链赋能产业链,近年来开展各类创新项目,积极发表科技论文,申请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2024年,荣获行业协会及省部级以上创新成果奖27项,参与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等标准制修订,修订完善12类440项企业技术标准。依托5大创新工作室,累计开展450项小改小革项目,先后获得省级以上劳动技能竞赛表彰20人,其中1人获得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4人获得“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15人获得“贵州省技术能手”称号。

  蓝图绘就,奋进其时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从白酒作坊到百亿酒企,创新一直是刻在习酒骨子里的基因。对于习酒而言,企业就像一棵大树,创新犹如新芽,是生命力的象征,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发新芽长新叶,才能茁壮成长,确保企业基业长青。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习酒集团“十四五”战略规划的收官之年,本次秋收论坛对习酒而言意义重大,习酒未来的创新工作将有哪些新亮点?又会为习酒注入哪些新活力?让我们拭目以待.(萧峰)


责任编辑: 冯若澜
声明:酱酒界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注酱酒界微信公众号或其他已认证的自媒体账号即可随时了解酱酒动态,洞察行情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