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5 日晚间,贵州茅台(600519.SH)披露重磅公告:控股股东茅台集团获中国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出具的不超 27 亿元贷款承诺函,专项用于增持公司股票。这一金融支持动作,与此前刚收官的 60 亿股份回购、已启动的 30-33 亿增持计划形成 “回购 + 增持 + 信贷支持” 的资本组合拳,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为市场注入强信心信号,也凸显出头部企业以稳健资本策略穿越周期的思路。
根据公告,农行贵州省分行承诺在符合贷款条件的前提下,为茅台集团股票增持提供不超过 27 亿元贷款支持,贷款期限 3 年,资金用途被严格限定为 “仅用于增持贵州茅台股票”。这一专项信贷安排,为茅台集团的增持计划提供了坚实资金保障,也成为 A 股市场中 “金融机构与龙头企业协同稳定资本市场” 的典型案例。
回溯增持计划脉络:8 月 29 日,贵州茅台率先披露,茅台集团基于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计划在 2025 年 9 月 1 日至 2026 年 2 月 28 日的 6 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 30 亿 - 33 亿元公司股票,且不设增持价格区间,将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实施。值得关注的是,计划披露仅 3 天后,茅台集团便于 9 月 1 日火速出手,当日增持 6.78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0054%,“闪电式” 增持动作迅速传递出对股价的信心支撑 ——9 月 2 日,贵州茅台股价盘中一度涨超 2%,重返 1500 元 / 股整数关口。
截至 8 月 29 日,茅台集团已持有贵州茅台 6.79 亿股,占总股本的 54.07%,且承诺在增持计划实施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所持股份,从 “增” 与 “不减持” 双向锁定股权稳定性。
就在增持计划披露当日(8 月 29 日),贵州茅台同步公告 60 亿元股份回购已实施完成。数据显示,此次回购实际买入 392.76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3127%,回购价格区间为 1408.29 元 / 股至 1639.99 元 / 股,均价 1527.65 元 / 股,资金使用总额恰好 60 亿元(不含交易费用),与原方案完全一致,展现出极强的执行精准度。
从行业视角看,茅台此次回购与增持的 “组合出击” 颇具深意:在白酒行业面临 “消费场景受损、价格体系承压、存量竞争加剧” 的调整期,回购可直接减少流通股本、提升每股收益,为估值筑底;而控股股东增持则从 “实际控制人信心” 层面传递信号,二者形成 “市场流动性改善 + 股东信心背书” 的协同效应,区别于部分企业单一的资本动作,更显战略连贯性。
资本动作的底气,源于贵州茅台稳健的业绩基本面。8 月 12 日披露的 2025 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910.94 亿元,同比增长 9.16%;归母净利润 454.03 亿元,同比增长 8.89%,以 181 天计算日均盈利超 2.5 亿元,两项核心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尽管营收、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2015 年以来首次、2021 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但行业背景下的 “韧性” 更值得关注。中原证券研报指出,上半年白酒行业整体面临消费场景修复不及预期的压力,多数酒企业绩承压,行业加速出清,茅台作为龙头仍实现稳健增长,凸显品牌与产品的强抗风险能力;东莞证券也提到,茅台的业绩表现为行业提供了 “稳压器” 作用,其增速放缓更多是行业调整期的共性特征,而非个体经营问题。
在酱酒赛道回归理性、区域酒企加速分化的 2025 年,贵州茅台的系列资本动作已超越企业个体层面,成为行业调整期的 “风向标”。一方面,27 亿专项贷款支持增持,开创了 “银行信贷定向赋能龙头企业稳定资本市场” 的新模式,为其他具备强基本面的酒企提供了思路借鉴;另一方面,“回购 + 增持 + 不减持” 的组合策略,传递出 “聚焦长期价值、不短期逐利” 的经营逻辑,与当前行业 “摒弃浮躁、回归消费本质” 的主流方向高度契合。
截至 9 月 5 日收盘,贵州茅台报 1483.00 元 / 股,涨 0.70%,总市值 1.86 万亿元。市场分析认为,随着增持计划的持续推进及信贷资金的逐步到位,叠加中秋、国庆消费旺季临近,茅台有望进一步巩固市场信心,其资本与经营的双重稳健性,或将成为行业穿越调整期的重要参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