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白酒产业差异化竞争格局中,劲牌神农架酒业旗下的神农酱酒正以独特的产区禀赋与工艺坚守,成为区域酱酒品牌的代表性力量。2025 年 3 月,第四届神农酱酒封藏文化节的启幕,不仅延续了这一品牌自 2022 年起形成的 “时光仪式感”,更通过这场集中展现古法酿造与自然馈赠的活动,揭开了其稳居湖北酱酒特色阵营的 “三大核心密钥”—— 生态基底、水源保障与匠心工艺。
白酒行业素有 “产区定先天” 的共识,而神农酱酒的核心优势,正源于其扎根的神农架这一 “生态孤岛”。作为北纬 30°“黄金酿酒带” 的重要节点,神农架全年 75% 的相对湿度、1200 毫米的年降水量,为酱酒微生物群落繁衍提供了绝佳环境;原始森林中每立方厘米高达 30 万个的负氧离子,更让酿造环境具备了 “天然净化” 属性 —— 这也使得神农酱酒中检测出的人体有益微量成分达 1826 种,其中多款独特芳香物质均源自当地森林生态。
更值得行业关注的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在此发现的 “最古老酿酒酵母”,为神农酱酒的风味独特性提供了科学支撑。为守护这份自然馈赠,劲牌神农架酒业以《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为指引,参与构建 “分区分类智慧保护网络”,通过智慧林业系统实时监测产区生态数据,同时联动当地推动 “酒旅融合” 绿色发展模式,让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形成闭环,确保这份 “天然酿酒仓” 的可持续性。
“水为酒之血”,在酱酒酿造中,水源的品质直接决定酒体的基础风味。神农架素有 “华中水塔” 之称,全年蓄水达 30 亿立方米,而酿造神农酱酒的核心水源 —— 黑龙洞岩隙泉水,更是历经 3600 年地质过滤的天然好水,其 pH 值稳定在 7.2-7.5 的弱碱性区间,不仅矿物质含量均衡,更能激发红缨子糯高粱的淀粉转化效率,赋予酒体清冽甘甜的底韵。
为守住这一 “风味定调器”,当地已形成 “政府 - 企业 - 社会” 三层保护体系:政府层面将水源管理纳入战略规划,出台专项保护法规;企业端搭建 “取、供、用、排 + 循环利用” 立体化水资源管理平台,通过实时监测确保每批次酿造用水品质一致;社会层面则通过 “水资源保护公益行” 等活动,引导公众参与水源守护。这种全链条管理模式,让神农酱酒的水源优势转化为稳定的品质竞争力。
若说生态与水源是神农酱酒的 “先天基因”,那么传统工艺的坚守与创新,则是其赢得市场的 “后天底气”。在原料端,神农酱酒精选神农架本土红缨子糯高粱 —— 这种颗粒小、皮厚、耐蒸煮的品种,正是酱酒 “多轮发酵” 的理想原料;在工艺端,严格遵循 “12987” 古法酿造流程(一年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并采用陶坛自然陈酿,让酒体在缓慢老熟中实现风味物质的最佳平衡。
而在白酒行业 “守正创新” 的趋势下,神农酱酒并未固守传统。一方面,通过 “古法工艺传承人计划”,定向培养掌握 “12987” 核心技艺的匠人,确保工艺断层;另一方面,探索 “跨界融合” 路径:将酱酒品鉴与神农架文旅结合,打造 “森林酱酒体验馆”;联动乡村振兴项目,推动原料种植与当地农户增收绑定;同时借力短视频、直播等现代营销手段,降低年轻消费者的认知门槛,让这款湖北酱酒逐步走出区域,迈向全国市场。
从湖北白酒产业的 “特色名片” 到区域酱酒的 “破局样本”,神农酱酒的成长逻辑,正是抓住了白酒行业 “生态为基、品质为核、创新为翼” 的核心规律。随着封藏文化节等品牌 IP 的持续深化,以及 “三大核心密钥” 的不断夯实,这款扎根神农架的酱酒,或将为区域酱酒品牌如何在头部竞争中找到差异化路径,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实践经验。